這個是我們和客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,我們都希望快速的一次性解密成功,但是由于解密不是個非常簡單的勞工,遇到的各種不可預見的問題很多,即使是同樣的芯片,使用設計者采用的不同加密手段,需要解密的手段也需要不同。我們下面結合我們解密的經驗,詳細談談這些可能。
單片機解密存在失敗的概率,從我們解密的經驗來看,按概率來講,大概存在1%單片機解密的失敗概率,存在0.3%的損壞母片的概率。所以我們不保證100%解密成功,也不保證100%不破壞母片,請客戶慎重考慮這種風險。
但是我們對解密失敗的原因進行了認真總結(下面寫了一些,有些涉及核心技術的我們沒有列出),并盡量采用了降低這種概率的一系列辦法,目前失敗的概率愈來愈低,并且我們承諾失敗不收客戶任何費用。下面分析解密失敗的原因和損壞母片的可能性問題。
單片機解密失敗的原因:
1.DECAP存在失敗的可能(這種占解密失敗原因的絕大部分):
A.過腐蝕,PAD腐蝕壞,外部不能讀出程序
B.芯片流片工藝不好,DECAP的時候容易腐蝕PASSVATION表層(鈍化層),使管芯實效,外部無法讀出程序
C.開蓋的時候把PIN腳氧化(酸弄到管腳上了)
D.無意中弄斷AL線
E.單片機機使用特殊封裝材料,無法和酸反應
F.管芯特殊封裝,不在芯片正中位置,極容易開壞
G:芯片封裝的時候有雜質,無法進行化學反應。
2.FIB存在失敗的可能:
A:芯片流片工藝小,位子沒有找正確
B:FIB連線過長,離子注入失效
C:離子注入強度沒有控制好
D:FIB設備存在問題(目前上海FIB設備基本是臺灣或美國淘汰的,設備存在問題的概率還經常出現,但知道有問題還好,怕就怕做的過程中突然出現問題,當然這個概率極其的低)
3.其他單片機解密失敗原因:
目前加密的最新技術不斷出現(我么已經遇到過一片ATMEGA48的最近加密方式,你用編程器一讀母片,母片程序就會改變!另外2007.6.12遇到過一款TINY13V的單片機,程序可以解密出,但是就是不能用)、編程器軟件缺陷、芯片燒斷過多管腳,并且燒斷保護電路、低級的誤操作都可能使解密失;目前單片機的程序存儲是靠內部電子作為介質來存儲的,當芯片使用周期比較長或受到外部強磁場等環境的影響,失敗的概率更高;另外帶時序功能GAL解密,帶有猜測性質,也存在失敗的概率;如果采用純軟件的方式破解,和母片的編程軟件、生產日期和編程方式甚至編程語言等有很大關系,也存在失敗的概率。
上面的原因可能就造成單片機解密的失敗。
對于單片機解密是否損壞母片?單片機解密解密存在損壞母片的概率,大概有0.3%的概率,所以也請客戶考慮這種風險。
我們目前單片機解密有兩種做法,一種是軟件的方法(要借助類似編程器的自制設備),這種方法一般不破壞母片(解密后芯片處于不加密狀態),但也存在誤操作的可能(比如誤擦除等),這種概率更低大概只有0.02%(我們目前只出現過一次,新手操作);
還有一種是硬件為主,輔助軟件,這種方法需要剝開母片(開蓋或叫開封,decapsulation),然后做電路修改(通常稱FIB:focused ion beam),這種破壞芯片外形結構和芯片管芯線路(影響加密功能),但不改變芯片本身功能,但在DECAP和FIB過程也存在破壞芯片的可能(具體見上面分析)。 |